主办单位:仁寿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电话:028—36201212 网站标识码:5114210002.
关于野生菌食用安全提示 | ||||||||||||||||||
2025-07-08 作者: 点击数: | ||||||||||||||||||
|
||||||||||||||||||
野生菌味道鲜美,但误食毒菌会严重危害健康甚至危及生命。为保障您和家人的饮食安全,现就野生菌食用注意事项提醒如下: 一、不随意采食,拒绝“经验主义” 1.野生菌种类繁多,部分剧毒菌(如致命鹅膏、灰花纹鹅膏)与可食用菌外形相似,仅凭“颜色不鲜艳”“虫蛀可食”“银器试毒”等民间方法无法准确辨别,切勿自行采摘、购买来源不明的野生菌。 2.即使熟悉的野生菌品种,不同生长环境也可能产生毒素变异,未确认安全性前切勿食用。 二、选择正规渠道,确保食材安全 1.如需食用野生菌,建议通过超市、农贸市场等正规渠道购买人工种植或已明确安全的品种(如鸡枞、竹荪、羊肚菌),切勿轻信摊贩或网络平台兜售的野生菌类。 2.餐饮单位严禁加工、售卖不明野生菌,严格落实食材溯源制度,杜绝群体性中毒事件发生。 三、科学烹饪,降低风险 1.野生菌务必煮熟煮透,避免与酒同食(部分毒素遇酒精会加速吸收)。 2.食用时尽量不混合多种野生菌,以便中毒后准确判断毒源;每餐保留少量食用样本,便于后续检测。 四、警惕中毒,及时就医 1.食用野生菌后,若出现恶心、呕吐、幻视幻听、精神错乱等症状,无论症状轻重,立即拨打120或前往医院就诊。 2.等待救援期间,可通过大量饮用温盐水或稀米汤催吐,减少毒素吸收,但切勿轻信偏方,以免延误治疗。 安全无小事,谨慎保健康!请广大市民严格遵守以上提示,守护“舌尖上的安全”! |
||||||||||||||||||
【关闭窗口】 |